Sunday, July 15, 2007

人工智慧專欄 - 語言學習的兩難及迷思


一直以來,對於語言在大腦結構中的表示方法,沒有人能提出一的比較可行的假設





最傳統的假設,就是認為一群的神經細胞,就代表了一個概念,一個語詞,或一個事物。但卻產生一了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:





這樣的一群神經組合,是真的代表這個事物,在腦和環境的對映中的代表,還是純粹只是一個抽象的代表而已?? 究竟是先在腦中型成一個概念的代表,還是先有了抽象的表示,才漸漸匯集歸納出一個概念??





或許對於語言的學習來說,多數人傾向於認定,是先有了一個具體的概念,才學習到抽象的語詞。不是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─ 明明已有一個概念在腦海中,卻說遲遲無說出口??





但是又有相反的例子,多數的兒童最初學習語言的時候,尚不明瞭具體概念前,就可以重複的說出大人的話。像鸚鵡學舌一般。可以肯定,多數時候,小孩子絕不明瞭語句背後複雜的意義。從某些兒童誤解複雜語句意思就可以知道。





你也可以強迫自己去記憶一些無意義的語句,也可以重複的把這些語句複頌出來,或許這是原本已經學習到的語句所代表的不同組合,但卻也一定是從未接觸的組合





這也表示,對於語言來說,每當你聽到一個新的語句組合,大腦內部應當有相對應的新結構產生才對,不然你應當無法意識到這個新語句。





最後不禁要問一個問題,真的大腦會做這麼費力氣的方法,每產生一個新念頭,就產生一組神經元去代表他嗎?? 難道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去表示他??





作者 北海牧羊人 TLS 2003/11/13

















No comments: